支持IPv6
江门农商银行+以案说险(银行机构显担当,守护养老“钱袋子”)
2024-03-06

 江门农商银行一直坚持打好“反诈防诈”组合拳,帮助老年人守护好“养老钱袋子”义不容辞,近日成功拦截2宗老年人电信诈骗案件。

一、案情简介

(一)客户C婆婆急冲冲地来到江门农商银行直冲支行办理提前支取定期业务并取现6万元现金,当时婆婆多次催促表示情况紧急,大堂经理觉得可疑便指引并陪同婆婆到前台办理业务。

期间,大堂经理咨询婆婆资金用途,婆婆回复说该笔现金用于儿子生意周转。但办理业务过程中工作人员发现,陈婆婆既未提前预约取大额现金,且其手持的是多笔尚未到期的定期存单,出于职业敏感,柜员再次向陈婆婆了解现金用途,并提醒婆婆不能将现金交付给陌生人,同时向网点负责人反映情况,商议解决方案。客户陈婆婆再次强调该笔钱是用于儿子生意周转,声称自己不会上当受骗。随后网点人员联系村委会寻求协助,在村委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联系上婆婆的家人,在等待其家人到来期间,经村委会同事和大堂经理和柜员的耐心解释,最终婆婆才坦白自己此前接到一通蹊跷电话。对方表示是陈婆婆的孙女婿,前一日与他人发生争执致其受伤,现已被公安扣押,伤者要求赔偿6万元的医药费否则将立案,案底将影响其日后就业和前程。表示其当下已经在公安局,无法脱身,稍后会有他的朋友和公安人员向婆婆收取6万元的医药赔偿,并且强调不可告知银行员工取钱的真实用意,谎称是儿子生意周转款即可。婆婆担心影响到孙女婿的前程,便前往网点取款。

(二)客户M婆婆(化名)前来江门农商银行东南支行办理定期提前支取业务,M婆婆神色匆匆,期间不断催促工作人员尽快办理,还强调:“我要取3万定期,取现金,没有利息也马上取!”客户一系列的异常举动引起了该行柜员的警觉,出于职业敏感,柜员随即详细询问M婆婆提前支取定期的真实用途,客户表示要把钱给她孙子。因为早上她接到孙子来电,说因通宵聚会后疲劳驾驶不小心撞伤他人,现在扣留在警局,需要赔付医药费,但钱不够,需要M婆婆的帮忙。后来,柜员进一步询问M婆婆有没有核对来电号码是否为孙子本人电话号码。M婆婆则说孙子有交代手机摔坏了,借别人的电话打的,并且孙子还说闯祸了不敢告诉父母,只敢告诉奶奶,只有奶奶能帮他,待会下午1点左右会有人帮他过来找奶奶拿走3万现金。

二、处理情况

江门农商银行工作人员时刻保持敏锐的反诈防诈洞察力,发现客户在业务办理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便马上深入了解情况,及时汇报、持续跟进,倾听客户的需求并安抚其不安情绪。最后经过银行及村委会工作人员的合力协作,成功阻止了两位老年人转账汇款,还帮助两位老年人联系上自己的家人,亲自核实相关情况,并清楚意识到自己差点上当受骗了。

三、案例分析

上述案例属于近期典型的冒充亲朋好友的诈骗手段,主要是针对居家老人,利用其护幼心切的心理,以“出事故”、“被警方拘留”等紧急事件为由,通过电话迷惑受害人,并嘱咐受害人不能告诉其他人,催促受害人准备好现金交付,从而实施诈骗老年人年事已高,一般反诈意识较为薄弱,更容易上当受骗,把辛苦积攒的养老钱送到了诈骗分子手中,而且通过收取现金的形式实施诈骗,也加大了警方的追查难度。

四、风险提示

骗子套路深,请牢记江门农商银行的防诈小提示:陌生电话要警惕,防骗之心不可丢,转账请求需三思,致电子女亲核实,别让骗子钻空子。

 

 


返回